11
2016
-
06
晨辉光宝强势发布新品,剑指国内大市场
作者:
2015年12月28日,浙江晨辉光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晨辉光宝”)以“科技芯、晨辉心、未来新”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暨经销商大会,在晨辉工业园会议室隆重召开。晨辉光宝董事长赵国松先生、总裁甘彩英等多位公司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们齐聚一堂,共享创新硕果,共谋未来。
晨辉光宝董事长赵国松
大会上,赵国松董事长首先代表晨辉光宝在致词中对广大经销商和媒体朋友的支持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说,在照明行业整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晨辉人不忘初心,低调做事,历经两年多,自主研发了以晨辉1号 、2号芯片为主的23款新产品,向业内证明了晨辉光宝不可小觑的实力。
经销商参观产品
同时,赵国松也指出,2016年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面对即将到来的2016年,晨辉光宝将在研发创新、产品生产、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为广大经销商们提供更多新颖优质的产品,希望双方能携手并进,共同创造属于晨辉光宝的辉煌时刻。
当天会上,作为研发出身的赵国松董事长亲力亲为,为与会经销商详细讲解了“晨之日”、“辉之月”、“光之星”及“宝之辰”四大系列新品的特点,以及研发设计等方面优势。此次发布的2016年新产品,充分把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创新的立足点,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使用性能、体验感观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备受经销商追捧的当属“晨之日”系列的CH1858LED插拔管,它由自主研发的晨辉3号芯片制作而成,可以直接替换传统筒灯横螺光源,具备智能恒流,突破了电源寿命的瓶颈,并且固定灯头安装完毕后,灯体可300度旋转,让照明角度随心所欲。经销商们了解晨辉光宝产品设计的强劲优势之后,对此次新产品表示了充分肯定和信心认可,纷纷为自己心仪的产品下了订单,不断攀高的订货金额也将大会推向了高潮,创造了订货新佳绩。
现场签单
晨辉光宝从创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过了艰辛、漫长、不平凡的20年。20年的风雨兼程,晨辉光宝始终用诚信诠释着光的价值,以“光”为事业,凭良心做产品,以创新为基因,真正做到LED照明行业的“中国创造”。本次大会,晨辉光宝与各区域代理商和经销商朋友们共同探讨市场新方向及发展蓝图,增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凝聚众人的信心和力量,砥砺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晨辉光宝在发展道路上将迈向新的里程碑,创造新的辉煌!
媒体见面
会实录
媒体见面会
2015年12月28日下午,借着当天上午新品发布会的契机,晨辉光宝在晨辉工业园会议室顺势召开了媒体见面会。晨辉光宝国内营销总监徐志平、晨辉光宝品牌总监卢文龙、晨辉光宝国内营销渠道部长郑江、晨辉光宝产品经理吴火然等领导团队,以及照明周刊、赛尔传媒、中国照明网媒体代表等人员出席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晨辉光宝未来产品研发、渠道拓展及规划布局上的思路和观点。
晨辉光宝国内营销总监徐志平
晨辉光宝国内营销渠道部长郑江
晨辉光宝品牌总监卢文龙
晨辉光宝产品经理吴火然
定位市场及产品差异化,深得客户青睐
问:请您介绍下晨辉目前最新产品(分类、技术、应用等)?
吴火然:我们的产品主要围绕晨辉1号、2号、5号芯片展开,今天早上展示的23款新品主要是1、2号芯片,5号芯片是智能产品,每款产品都会把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创新的立足点。作为一个传统型的照明企业转型到LED,我们始终没有改变光的本质,以面板灯和格栅灯为例,虽然面板灯最终目的是为了照明,但我们会在满足同样照明需要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做到节能,降低它的能耗。在应用领域上,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现在主推的是光源类的产品,室外产品和优质工程挂钩,比如政府高端项目、东北哈尔滨的庭院灯及房产公司庭院灯,作为辅助产品,当然如果工程经销商兼做室内室外项目,也可以借助这一资源优势做一个产品配套。
◆ ◆ ◆ ◆ ◆
问:在您看来,晨辉此次新品发布会的市场反应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徐志平:我们这次新品发布会整体规划是这样的:首先,晨辉的定位就是以工程渠道为主,在整个LED行业产品同质化达到80%的今天,晨辉有别于打价格战的企业,独辟蹊径走市场差异化和产品差异化路线,做优质工程细分市场,而参会经销商中有80%是专业做工程项目的,所以从这次会议的客户数量、质量、产品关注度包括产品和客户的粘性情况来看,我们非常满意;其次,新产品之后附加打款情况也很成功,因为很多工程经销商是中标项目后来选产品的,但对我们讲,是希望通过新产品发布这一个盛会给经销商让利。
卢文龙:通过不同客户的接触,他们对我们的产品理念和使用特点都是非常认可的,因为客户的声音是最真实的,一个小时参观时间客户还不舍得走,一直都在咨询,因为他们都是带着目的来,带着疑问来,带着回答满意回去。由此看来,晨辉走产品的路线方向还是很对的。
内外销结合,强化晨辉品牌宣传推广
问:晨辉未来两至三年对于品牌是如何建设的?
卢文龙:晨辉的品牌发展,在外销做的非常不错,但是在国内缺少品牌推广,以致不为业内广知。接下来,我们会坚持走晨辉特有的道路,内外销相结合,多渠道相结合,大的方向不排除走上市路线。现在着力从两个方面开展品牌建设工作:一方面,坚持内塑品质,强抓管理、苦练内功,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产品质量内控管理,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坚持外塑品牌,强化晨辉品牌的推广和宣传,通过与各类LED照明行业、节能环保公司及媒体朋友共同交流学习,有效提升晨辉品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 ◆ ◆ ◆ ◆
问:请您简述一下晨辉目前的渠道布局及规划?是否会走设计师隐形渠道?
徐志平:此次新品发布会中除了CH1850型号和CH3842型号产品面对流通市场即物流批发商外,大部分产品走工程渠道,这些工程经销商有一定人脉关系和资源,可以承接一些中小工程;其次,晨辉还会发力替换市场,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内建筑体已经积累了非常大的传统照明产品数量。据目前统计数据,LED产品替换传统照明只占替换市场的10%,还有90%的市场还没有被改造,所以此次新产品指向性非常明显,对准的就是替换市场。
至于设计师渠道,今年刚尝试性在做,将来还会继续拓展下去,从公司层面来说,更愿意做一个平台,把所有的设计师资源按区域划分给市场上的经销商,尽量让他们去运作,达到互利共赢。
看好EMC管理模式 深化重点渠道布局
问:现在节能环保也在大力推行,节能环保补贴项目对于晨辉有什么影响?
郑江:政府关于加快LED半导体发展不仅对我们有帮助,对整个行业都有推进作用。政府对于进入采购目录的产品要求非常严格,从整个国家层面到地方省市县,节能环保文件配套到2017年年底,机关单位、财政性支出的这些公共单位80%以上都要替换成LED,对于品质比较高的江浙沪企业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点。我们公司团队也会更愿意着力推进政府的替换市场。
徐志平:北京、上海、深圳是最早兴起能源合同管理(EMC)模式,相应整个业务体系会更加成熟,现在慢慢渗透到各个省会城市,利用省会城市的资源,持续性运作,这也是我们国内营销中心渠道这块新的增长级,目前已经合作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有5家,将来预计要发展50-100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
◆ ◆ ◆ ◆ ◆
问:随着全球市场发展加剧,晨辉如何把握好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团队管理的掌控?
徐志平:团队建设这块对任何一个营销团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业务是在替换工程,所以我们有很多措施来加强团队的专业性,包括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业务团队每个月会有两次产品知识培训,以试卷或测试的方式来考核量化来掌握产品知识技能;第二,因为工程性的东西比较专业,涉及招标投标的内容,要求我们的销售人员必须是半个工程师,不仅懂产品知识,更要在照明设计方面深化,能够提供一个专业的方案支持,很多工程项目在售前就决定了单子的走向,所以会加强售前培训这块。
◆ ◆ ◆ ◆ ◆
问:请您简要介绍晨辉2016年重点开发的市场或区域。
郑江:目前晨辉重点开发区域有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南西北四大块,华北主要以北京、天津、山东作为主市场,华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基础深厚,华中市场以武汉为主,有专门成立办事处,西南西北相应抓四川、重庆、陕西、和甘肃,每个板块会有一到两个互为犄角的城市,团队之间有一个良性竞争,渠道定位是企业做好技术响应和支持部分,服务商及代理商做好产品落地及输出端的专业的事情,各自做好各自专业的事情,最终输出到用户手上。
打造产品差异化,做真正的LED实力企业
问:发布2016新品后,那晨辉会不会考虑做OEM?
吴火然:晨辉也是做OEM出身的企业,前期是帮GE和喜万年等一些大品牌代工。现在企业技术领先也只是暂时领先,当然,晨辉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会继续持续性的研发。内销这块说不准,有合适的不是完全可以拒绝。OEM还有一种形式是,把产品生产或服务外包,照目前照明行业发展形势,LED产品会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和标准化的价值规律,即是说,通用型的照明产品一定会以规模效应取胜。我们目前在做的荧光灯A5灯管,一个小时可以做到100根,我们有这样的规模优势,但代工有利有弊,企业只能去做平衡。成本有优势可能会代加工,但是必须保证自己的生产可控。
◆ ◆ ◆ ◆ ◆
问:目前LED已是预冷态势,实力企业一般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弯道超车超越同行;另一种是谨慎擦掌、稳健过冬。那么,晨辉未来三年这种发展速度是如何把握和调整?
徐志平:首先,我们先说说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现在LED行业,虽然LED每年呈增长态势,今年是16%,去年是13%,但是LED增长的速度远远抵不过企业的增长速度,传统照明时期只有1万多家,而LED到目前为止至少有35000多家,产能严重过剩,到处都在打价格战。面对行业乱象,晨辉更愿意打造产品差异化,包括这次新品发布会研发的芯片技术,研发整整做了一年零八个月,企业内功修炼非常扎实。每走一步都非常谨慎,像替换市场,可能不会大面积的做,会集中精力在20个省深耕细作,因此,晨辉更倾向于后者,一步一个脚印,做到真正的实力LED企业。